- Oct 08 Thu 2015 06:03
2015年10月7日 下午1:16登革熱死亡累計89人!台南市佔78例
- Oct 08 Thu 2015 03:14
台南疑輸血染登革熱 全球報告不到十例
- Oct 08 Thu 2015 00:20
戴越久視力越好?破解角膜塑型術5個迷思
- Oct 07 Wed 2015 20:17
發燒非登革熱 是罕見肝膿瘍
(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/綜合報導)近幾個月來,登革熱讓人聞之色變,也讓患者虛驚一場!台中28歲的劉先生近日覺得異常疲累,因高燒不退和全身無力,還以為是中暑,到住家附近醫院就醫,一度被懷疑感染登革熱,患者轉往衛福部豐原醫院就醫,確定診斷是肝膿瘍造成反覆發燒,住院10天康復返家,也接到衛生單位通知,檢驗結果並非登革熱。
劉先生回想起來並沒有被蚊子叮,還自行對照登革熱症狀,跟自己的症狀並不完全相同,他雖有不明高燒反覆發作,但並沒有頭痛、四肢疼痛等文獻所述的「斷骨熱」症狀,為了進一步確原因,自行轉往豐原醫院就醫。
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陳育佐醫師說明,患者發燒原因是肝膿瘍,也就是肝臟因為細菌感染化膿。一般來說,肝膿瘍容易發生在免疫功能異常者,如糖尿病或是膽道疾病如結石等患者,但個案正值青壯年且並無上述這些疾病,也就是說年輕人的肝膿瘍是相當罕見的病例。
- Oct 07 Wed 2015 17:26
喝水防癌?研究:助降乳癌發生風險
引起便祕的原因之一是水分不足。人體一半以上是水。每天攝取水分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任務。話雖如此,水分攝取過量也不行。水分囤積在體內的狀態,中醫稱為「水毒」。就像穿著濕透的衣服,身體會變冷、體溫消散,水分囤積在體內,身體會變寒,代謝降低。
喝水喝對方法 就是便祕的特效藥!
就算是水,給太多(囤積過量)也會危害身體。反之,因為害怕水毒而過度控制水分的攝取,也可能引發脫水症狀,甚至危及性命。因此,理想的水分攝取量是1.5~2公升。不過,重點不在於遵守這個量,而是以這個量為基準,找出適合自己的量。
- Oct 07 Wed 2015 14:32
2015年10月7日 上午3:23登革熱大爆發 超級聖嬰惹的禍
- Oct 07 Wed 2015 11:44
台東登革熱防疫疑破功(1) (圖).
- Oct 07 Wed 2015 08:54
針灸治登革熱!發燒48小時內針12穴位
【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惠姍/台北報導】中醫針灸可緩解登革熱症狀!中醫師指出,發燒48小時內的病人,藉由針灸人體百會、上星、通天等12個穴位,1日針灸2次,可改善登革熱症狀;但醫師提醒,若已經出現嚴重的溶血症,建議先尋求西醫治療,再搭配中醫輔助治療,以免延誤病情。
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蘇守毅表示,發燒48小時內的病人,藉由針灸人體百會、上星、通天等12個穴位,可有效緩解登革熱症狀。(照片/台南市立醫院提供)
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蘇守毅表示,登革熱是一個古老的疾病,以前稱為「天狗熱」,並將登革熱歸屬瘟疫一類的疾病,而瘟疫屬於中醫溫病的範疇。所謂的溫病是指由外感溫熱病邪引起的疾病,一般多發病急驟,初起即有明顯熱象偏重,且容易化躁傷陰,並具有季節性和不同程度的傳染性疾病。
- Oct 07 Wed 2015 06:03
高齡家人性情大變 可能失智了
北市逐漸邁向高齡化城市,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分析家暴受害個案年齡,發現有愈來愈多的銀髮族在受害之列,以去年通報的案件數為例,就較101年成長近3成4。社工觀察,不少爺爺、奶奶常因罹患失智症等疾病等,情緒起伏變大,甚至有謾罵、拳打腳踢等傾向,導致家暴等家庭問題。
根據家防中心統計,單是今年上半年,接獲的家庭暴力案件就高達2908件,其中家暴被害人年齡在60歲以上者有464件,約占1成6。
資料顯示,北市家庭暴力案件101年到103年都維持在5000件到6000件,家暴被害人年齡在60歲以上者逐年增加,101年有660件、102年有761件,103年則增加到884件。
- Oct 07 Wed 2015 03:15
強迫左撇子寶寶改用右手 小心日後「口吃」
>(健康醫療網/記者許碩穎報導)左撇子寶寶真的比較聰明嗎?在充滿右撇子的世界中,多數術品的設計想法都是以右撇子為出發點,「左撇子」變成特殊的記號,曾有左撇子寶寶的父母說,「不知要去哪裡買給左撇子用的剪刀?」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可窺知左撇子的不便,那麼,到底要不要讓寶寶改用右手呢?看看專家怎麼說。
>根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導指出,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Ulrich Tran教授研究指出,大腦有左右之分,左大腦發達者多是慣用右手者,右大腦發達者慣用左手。至於,左撇子真的較聰明嗎?專家說,目前並無實證證明左撇子較聰明,但主管右大腦的邏輯思考能力確實較強。
>左撇子寶寶生活充滿不便,要不要糾正呢?專家建議,若不影響全身的協調性,就不需要刻意改變。寶寶在尚未進入手部精細動作時,通常多是雙手並用,等到進入精細動作,如握筆等,需要運用小肌肉時,大致上可看出孩子的慣用手。